一
才從東岸回來,進了家門, 老爺就迫不及待地檢閱伊媚兒信箱.
才看到伊媚兒, 老爺就神情激動大呼小叫地叫我去看.
原來,
還在接受新生訓練的勳兒向老爹報告說:
“昨天晚上, 隔壁的那個猶太人,
邀請一個女同學到他的宿舍裡面,
然後和她睡在一起。
他在門把上掛上一件橘色t-shirt,
然後跟我們說: 只要那件t-shirt掛在門把上
就不要進去。
美國文化會讓你大開眼界。
他們五天前認識的。”
勳兒和來自紐澤西的安祖兩人同一間寢室,
和隔壁寢室另外兩位同學算是一個家庭.
除了兩人一間的寢室有一道門之外,
這一個家庭還有一個共用的大門.
大門外,就是宿舍走道;
大門內,
他們四個年輕人, 共用一間衛浴設備, 也商量好共租一個冰箱.
生活上有一點息息相關.
看了勳兒的這一段報導, 他老爹回給他四個字:
“太恐怖了.”
老媽也用老爹的信箱問他:
“那他室友不是太可憐了!
他睡哪裡呢?”
為了安撫大開眼界的老爺, 回了信, 我就跟老爺說:
美娘家的玲玲在外地上大學時,
室友也常常把男友帶回宿舍, 玲玲只好每天在圖書館呆到很晚.
最後實在受不了了, 只好到外頭租房子, 搬出去住.
我跟老爺說:
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這種事情, 有發生的可能.
老爺覺得: 男生女生住同一樓層, 實在不好.
我說:
他們這還是男生女生同一樓層,
兒子申請的另一所學校不是還有男生女生同一間寢室的嗎?
真不知道什麼人那麼勇敢, 會去申請這種宿舍.
你又不知道你的室友是好蛋或壞蛋.
老爺覺得兒子這麼清純, 和女生同一間應該沒問題啦!
但是, 如果他的室友是一位大姊大, 那老爺也就沒把握了.
老爺的結論是: 男生女生最好是住在不同樓層,
然後, 不同樓層有不同舍監 .
這樣子比較不容易發生有人無法回自己的寢室睡覺的情形.
站在生意人經世濟民的角度來看,
老爺建議: 學校也應該分出幾間房間, 專門出租給需要辦事的年輕人.
這樣, 豈不是一舉兩得, 皆大歡喜?!
老爺很為自己腦袋裡不時出現的點子感到自豪, 也深以沒有執行的人為憾.
二
稍晚, 兒子的回信來了. 他說:
“歡迎來到美國。
還有,昨天晚上有性關係。因為我在浴室看到用過的保險套。
他的室友也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睡在另外一間。
再次歡迎來到美國!”
這一封信裡,
兒子帶著一點福爾摩斯或衛斯里的意味,
告訴我們他偵察到的任何風吹草動, 蛛絲馬跡.
盼望我們時時掌握最新狀況.
我問老爺: 兒子會不會被嚇到啊?
老爺覺得兒子應該是好奇的成分居多.
老爺的結論是: 我們應該不需要給兒子任何性教育吧?!
再晚一點,
老爺跟勳兒用Skype 講話時,
帶著左耳耳機的老爺拿著麥克風問勳兒:
會不會受到影響?
老爺一直擔心我家小兒幼小清純的心靈從此受到汙染!
倒是兒子安慰老爹:
這沒什麼啦! 美國文化就是這樣嘛.
兒子說: 這叫做o-mance.
o-mance?
用右耳耳機在老爺旁邊收聽的我接過麥克風不解地問一下.
兒子在skype上打出orientation-mance, orientation- romance
作為回答.
兒子說: 只有新生訓練時有這種事啦
過了就不會啦.
三
雖然, 兒子說美國文化就是如此,
可是, 我想, 兒子一定是使用了文學上的誇飾法啦.
無可否認,
60年代, 避孕藥問世之後, 女性主義高張, 西痞之風盛行,
Sex, Drugs and Rock’n’Roll 儼然蔚為主流.
但是. 研究指出:
90年代至今, 世風顯然日趨保守.
本地, 連抽菸的年輕人都減少許多.
也就是 本地年輕人和他們的長輩有不同的選擇.
當然啦,偶而你還是不免會聽到勳兒和玲玲經驗到的情形.
食色性也, 男歡女愛, 本於天然.
發乎情無法止乎禮, 畢竟後果自負, 他人只能予以尊重, 毋庸置喙.
但是, 如果 損及他人權益,
讓人家不能好好回到宿舍, 溫習功課, 書寫作業, 加上一夜好眠,
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