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牧師葛蘭特收到一封伊媚兒邀請函, 外加一張電影海報.
邀請函是邀請他參加
七月三十日, 下午四點三十分,
在列治文文化中心演講廳所舉行的電影的饗宴.
海報則是牧師所參與拍攝的電影 “字裡行間”(Between the Lines)的海報.
海報是由上下兩張照片組成,
上頭那張淡化的黑白照片, 是牧師葛蘭特的劇照.
下頭的那張是片中的另兩位年輕人走在我們常去的魯冰花盛開的
Gary Point Park上, --那是片中的最後一景.
這兩張照片的銜接處, 經過淡化處理之後,
就很match地相容在一起.
那天下課, 我才在跟小郭說:
牧師拍電影了, 他扮演一位垂死的老人.
課堂上,
我們還角色扮演, 跟著牧師ㄧ起背台詞呢.
此時, 剛好牧師從旁邊走過來.
我請問牧師: 哪天上演?
牧師要我們等他一下,
原來, 牧師就把他剛收到的邀請函和海報縮版,
排版在同一張紙上 ,
各送給我和小郭一份.
我跟牧師說一定要把這張海報框起來.
牧師說: 對. 而且, 一定要掛在牆壁上, 等我兒子回來看.
讓他知道他老爹比他更早成為電影明星.
二
“字裡行間”這部電影 主要是描述:
諾亞(Noah) 因為受不了養父酗酒之後的肢體虐待,
決定逃離虎口, 另覓一片天.
孤獨又失落的靈魂, 在我們常去散步的公園裡,
遇到了另一個孤獨的靈魂哈瑪菲(Humphrey).
和諾亞的相遇, 給哈瑪菲一個
藉著朗讀自己的生活日誌來訴說自己的故事的機會.
透過 “字裡行間”表達出來的訊息,
諾亞終將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奈何在諾亞還來不及確認哈瑪菲和自己的關係之前,
哈瑪菲過世了.
沮喪的諾亞終於找到自己的生母,
她是哈瑪菲的女兒.
一本生活日誌在字裡行間串起了祖孫三代情……

三
故事很簡單, 片長也只有四十分鐘.
拍片的地點有我熟悉的地方:
一處是Gary Point Park;
一處是Finn Slough.
片中的主角之ㄧ是我的老師牧師葛蘭特,
而其他演員, 編劇, 音效, 化妝, 劇務, 導演,…..等,
都和街頭, 深有因緣.
這得從Mennonite 說起.
Mennonite是恪守清規的基督教孟諾教派信徒.
是德國, 或瑞士人後裔.
目前大部分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Kitchener一帶.
孟諾教派堅持傳統生活,
謝絕洗衣機, 烘衣機, 電話等一切電器化產品,
出門使用統馬車.
孟諾教派信徒, 也有住在美國費城附近的, 稱作Amish.
前幾年, 有一位精神異常的男士闖入Amish某小學,
槍決了小學內數名孩童,
悲傷的Amish選擇寬恕 ,
並且安慰那男士的遺孀.
孟諾教徒離鄉背景, 任務在身的時候, 又別有氣象.
孟諾教派中心委員會(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 )
除了推動許多國際性的計畫之外,
把青年人從街頭帶回來就是地方性的事工之ㄧ.
他們利用十二個星期的時間,
透過電影的拍攝過程, 讓這些年輕人學得技能 ,
讓他們知道如何與人相處, 如何合作, 如何守時, 如何寫履歷…..
結業之後,
也與Shaw Cable, Co-Op Radio, Gateway Theater,….
等十家公司行號合作,
提供這些年輕人實習的場所.

Mennonite 的這項計畫, 做得有聲有色,
這些年輕人確實因此找到出口.
所以, 加拿大政府
除了頒發獎牌予以鼓勵之外,
並且給予資金上的協助.
四
那天電影放映前,
葛蘭特先生問我:
你知道今天還有誰會來嗎?
這位可愛的悶燒先生,
他又希望我們來,
又不好意思大肆宣傳一下.
就像他上課也從不push我們來教會一樣 .
還好, 凱羅和她先生麥可,
喬伊斯和他表姊金, 還有我, 都坐在牧師葛蘭特附近.
要不然, 他會不會覺得自己特別形單影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