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輪椅代步之後 ,
婆婆就不好意思出門了.
那天我們慫恿他,
到國父紀念館看花燈去.
好說歹說, 好不容易才說動他.
ㄧ
記得兩個孩子 還在幼稚園小一階段,
教會姊妹們說要帶孩子拜訪伊甸基金會,
我們母子三人也就跟著去了.
在伊甸基金會接待人員帶領之下,
我們除了了解到基金會的各項事工之外,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有兩項:
一項是視障朋友所用的電腦鍵盤 有電腦螢幕的點字辨字功能;
另一項就是輪椅的使用了.
那天, 伊甸為小朋友安排一項活動,
讓小朋友兩人一組輪流擔任病人與照護者;
照護者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病人,
前往不遠處巷弄內的另一棟建築物.
二
輪椅不好推!
輪椅的前輪較小, 很容易卡在橫向的溝槽裡.
這就是為甚麼捷運站提醒我們,
要用後輪進退車廂.
我想: 用後輪進退電梯應該也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除了輪椅本身的狀況之外,
台北的街道路政情形, 也不適合使用輪椅.
推過娃娃車的媽媽都知道,
騎樓不方便.
不只是各戶人家地面高低不一,
有時相差20幾公分.
好心一點的 會在這個落差的部分加個活動木頭階梯 金屬階梯,
沒有這個階梯的你就要自求多福.
即使騎樓地面平坦, 你也要和騎樓下的ㄧ排摩托車
以及修指甲的 磨腳皮的 挽面的爭道.
行走在五體不滿足的紅磚道上的問題也不會更少,
柏油路上更有他的危險性.
別說推著菜籃車 娃娃車 或坐著輪椅,
就是一般人都行路難了.
坐在輪椅上的人, 當然就更有挫折感.
三
那天, 孩子在媽媽的幫忙下,
好不容易把斜向下水道的輪椅推到目的地.
十幾年後,
婆婆坐上了輪椅,
由老爺推著走在台北首善之區之一的信義區人行步道區上.
由步道上 推下車道時,
老爺還是得將輪椅倒過來 拉著輪椅
才好下無障礙斜坡的路緣.
穿過馬路, 來到馬路對面稍遠緩坡處, 再倒拉上人行步道.
算是順利來到國父紀念館.
當時紀念館噴水池前的主燈秀剛要開始,
紀念館階梯上走廊上早已站滿坐滿賞燈的人.
我們原本可以等半小時後到階梯上看另一場,
但是, 推著輪椅不知如何上台階, 因此作罷.
真的, 以坐在輪椅上的高度而言,
主燈秀不主燈秀, 與他無關.
四
這讓我想到: 在溫哥華這幾年, 一直羨慕他們的行無礙.
年輕媽媽輕易地推著娃娃車在
社區內, 公園內, 堤防上散步或跑步;
老人家轉著輪椅, 或著坐著電動輪椅, 就上街, 上公園, 上圖書館, 上各社團工作室.
(圖書館社區社團工作室只有兩樓高, 也有升降式電梯.)
公車司機靠站了, 看到有坐輪椅的乘客要上車,
必定將車體下降, 然後下車協助殘障朋友把輪椅推上車.
司機會把車子前方的直排活動座椅豎起, 推入輪椅,
問殘障朋友:
你希望輪椅朝前或者朝後?
按照行動不便者的要求, 公車司機把輪椅固定好.
升高車體, 然後開車.
面對這樣的事情, 公車司機有他的ㄧ定程序.
司機與乘客都覺得理所當然, 彼此相待, 既有禮數, 又行之自然.
(回台北後, 搭上某客運新車. 車身甚高, 要很費力才能爬上去.
真不知道那些個子比我小的, 比我老的,
或者是小朋友, 或著抱著小孩, 拿著重物的,
要怎麼辦? )
你看, 這是溫哥華的公園步道上看到的幸福媽媽!
你看, 這位老媽媽在友人和子女的陪同下,
也能在公園裡曬曬太陽, 閒話家常, 享受鳥語花香.
就是自己來的, 公園也有安排!
還有, 這位公園裡遇到的老人家.
他自個兒來公園繞一圈, 興盡而歸.
在路上遇到相熟的, 還停下來寒暄幾句.
之後, 他往運動場方向駛去, 走的速度還比我們快呢!
五
我們有許多殘障朋友和老人家,
但是, 我們無法給他們乙武洋匡般的樂觀,
也沒法讓用腳做家事的女孩飛翔.
在重度殘障的蘇利文當了溫哥華市長之後,
我深有感慨:
蘇利文 20歲滑雪出了意外,
從此坐上輪椅, 連刷個牙都是大事一樁!
大部分的殘障都不是天生的,
每個人都有這種機會!
加以, 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
我們也都會老!
如果, 我們的市政還不能把無障礙空間當做重點工作
去面對, 他正視他,
那我們的未來, 過得既抱歉 又依賴的機率就太高啦!
真不敢想像這樣的一個未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