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5年 9月11日,
也就是 我來溫哥華的第二年,
孩子新學期開學不久,
新聞媒體就大肆報導:
Burns Bog開始一場大火延燒,
煙灰瀰漫整個低陸平原之外,
甚至, 飛過喬治亞海峽, 到達對岸的溫哥華島乃磨市(Nanaimo).
數十個消防隊員除了闢出防火道,
在堤防內注滿了水, 以提高泥媒沼澤地下水位,
防止地下泥媒悶燒之外,
卑詩省消防局也出動一個艦隊的空中坦克前往救援,
其中的convair580和 Martin Mars 是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坦克…..
那一場一直燒到9月21日的大火
燒掉十分之ㄧ個Burns Bog,
它這一燒倒是燒出我對Burns Bog的興趣來.
一來, Burns Bog 的名稱, 讓初來乍到的我 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
二來, 第五台知識頻道 又推出Burns Bog專題,
藉機喚起社會大眾對這塊寶地的注意 ;
在報導裡, 那個生態學家和記者
一起泡在burns Bog稀泥一般的泥媒沼澤裡,
說是可以收到某種療效….. 嗯 這樣的野味我喜歡.
求知若渴者如我, 就上網去給他查清楚 看明白.
不查則已, 查了之後, 眼睛為之ㄧ亮----
太棒了! 這個一如日本濕原的地方.
太棒了! 在特定時間裡,有專人導覽,
帶你在特定地方一窺Burns Bog 的堂奧.
問題來了:
要參加這個tour,
要穿連腳防水褲, 像那個生態學家和記者一樣.
對我來說, 這有點難度.---一時之間, 我到哪裡去找這種東西?
而且, 帶孩子去, 總要各為他們準備一套行頭 .
他們去不去還是一個問題呢?
一直到2007年夏天, 一個下雨的早晨,
參加綠色文化基金會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活動,
才有機會領略Burns Bog風情.
二
幫氏沼澤以原來的物主派脆克幫氏(Patrick Burns)命名.
Burns Bog是北美洲太平洋岸最大泥煤沼澤,
原本佔地10,000英畝,
近年來, 由於都市化, 農業化, 和工業化的結果 ,
Burns Bog逐漸縮減為現在的7,000英畝.
2004年三月,
三角洲市政府(the Corporation of Delta),
大溫哥華地區政府聯盟(the 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
BC省政府, 以及聯邦政府
聯合購買其中的5,000英畝, 加以保護.
另外的2,300英畝仍然為
同時持有北溫松雞山滑雪場(Grouse Mountain ski area) 的
Western Delta Lands Inc所持有
Burns Bog的形成原因
和列治文自然公園內沼澤形成原因相同--
同樣都是冰河退去之後, 菲莎河(Fraser River) 泥沙淤積而成.
由於沼澤內的條件, 與北極圈內苔原氣候相似,
極地裡耐寒, 耐濕, 耐酸的植物得以生存下來,
所以, 又被稱為
位於南方的北方島嶼(a northern island in a southern clime).


由於大溫哥華地區的沼澤扮演著潔淨空氣的角色,
是一個空氣清淨機 ,
所以, 又被稱為溫哥華的肺(Lungs of Vancouver).
Burns Bog 就是其中的一個.
和列治文沼澤一般,
Burns Bog的底層鋪滿水蘚(sphagnum),
某些部分水蘚厚達數公尺深,
踏在上頭, 就可以感受到他海棉一般的彈性.
三角洲自然保護區(Delta Nature Reserve)
位於Burns Bog西北角阿力士菲莎橋(Alex Fraser Bridge)南端.
佔地148英畝, 只佔 Burns Bog的百分之二大小,
是一個平常就免費開放自行導覽的區域.
保護區
入口the Great Pacific Forum Planet Ice(10388 Nordel Court, Delta),
就在Nordel Way 和Nordel Court交會之處.
保護區內, 除了行人小徑之外,
還有木板步道兩圈, 適合徒步旅行 (輪椅也行得通),
但是, 下雨水流氾濫之時, 雨鞋是必備之需.
90分鐘到兩個小時的旅行,
除了苔蘚之外,
你應該會看到: 北美西岸海岸松(lodgepole pine), 羊齒(bracken fern) ,
毛氈苔(sundew), 拉布拉多茶(Labrador tea),
沼澤月桂(bog laurel),蔓越橘, 野生藍莓,
以及會讓空氣中的溫度上升攝氏15-30度的臭鼬甘藍(skunk cabbage).


賞鳥的人, 也可以在保留區內看到各種鳥類;
清晨或黃昏 , 也許你會撞見大藍鷺或貓頭鷹 .
再幸運一點, 搞不好 你會看到
Burns Bog裡的哺乳動物, 例如:
土狼(coyote), 紅狐, 黑尾鹿(black-tailed deer),
黑熊(black bear), 水獺(beaver), 雪靴兔(snowshoe hare),
斑點臭鼬(spotted skunk), 豪豬(porcupine), 山貓(bobcat),
西北跳鼠(northwestern jumping mouse),
還有稀有的南方紅背鼠(southern red-backed vole).
如果你細心, 搞不好, 你還可以看見灌木叢裡, 水獺築成的水壩 .
那年, 綠色文化交流俱樂部(Green Club)帶我們去的
就是Burns Bog裡的這一個三角洲自然保護區.

三
去了一回之後, 對這個保護區, 我就一直念念不忘.
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我不時邀請老爺跟我同行,
三十分鐘車程的地方老爺嫌遠.
他一直覺得我們家過去1.6公里左右的海邊.
已經是全天底下最棒的地方.
幹嘛跑那麼遠!
這回, 我是吃了秤鉈鐵了心, 一定要舊地重遊.
他一聽說那裡有熊,
只好捨命陪君子, 跟我走一回.
然後, 他就一直問我: 真的有熊嗎?
我說: 上回去的時候沒看到.
但是, 有一回不知道怎麼回事,
黑熊還跑到Delta街道上來.
到達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之前,
老爺內心很忐忑就是了.
一到了保護區,
他看到 那裏還有其他健行的人, 就放心不少.
他健步如飛一下子走到前面去;
我卻徘徊留連捨不得離去--
覺得這裡也很美, 那裏也很美, 非得照一張不可.

eh~瞄到一個媽媽, 帶著一位小女孩 推著娃娃車走來,
我就鏡頭調好, 伺機而動, 準備使壞一下.
等到他們進入我的鏡框內,
我就喀擦一聲, 把快門給按下去了.
然後跟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意思是
---不小心冒犯了他們的隱私權, 照到他們了.
那位年輕也友善地跟我說一聲對不起, 意思是---
妨礙我照相了, 壞了我的畫面了.
那位小女孩和我擦身而過的時候,
我看她臉上有彩繪, 很是訝異.
難不成像上回來的時候一樣-- 森林裡有一位街頭藝人舞蹈表演?
那位媽媽跟我說:
不是的. 那彩繪是昨天晚上留下來的.
說完, 我們這兩位做媽媽的就發出會心一笑, 然後, 互道再會.
一路上,
老爺不斷走回頭說: 不怕有熊. 嗄~
我則不斷跟他說: 還好吧, 光天化日的.
最後老爺說:
難怪美娘不跟你出來.
人家要走路運動, 你卻要隨處逗留照相.
好吧, 不要耽誤他!
跟著走, 順便跟他講一講這裡的採礦史.
我說: 別看這些爛泥巴, 你看! 黑黑的都是泥媒.
1940到1980年代, 曾經大規模開採,
一直到現在, Burns Bog的南方, 還持續著小規模的挖掘.
我說: 你知道嗎?
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美國買了很多這裡的泥媒去提煉鎂 來做彈殼呢.
老爺很驚訝:
子彈的彈殼?
聳聳肩膀. 我說: 我也忘了是子彈還是砲彈.
看到臭鼬甘藍的時候, 我也很盡責地跟他說:
你上網去看, 下雪的時候,
植物身上會積雪對不對? 但是, 這種植物很特別,
雪就在他週遭融化了…..
沿溪小徑長了不少鮭魚莓, 正是成熟時刻.
剛開始, 我很客氣, 想說-- 這是給野生動物吃的.
但是, 因為沒帶水, 所以, 也就學著白人, 沿路摘了吃.
吃著吃著, 也吃起黃色的不知名的莓來了.
黃色的很甜, 倒是 不知有毒沒毒.
塞了滿嘴, 直吃到老爺在前面一直催---
走啦! 走啦! 回家囉! 回家啦! 才甘心.
沿路走來, 雖不至於看到保護區內滄海桑田的變化,
但是, 大同之外, 尚有小異.
這小異其實已經非同小可了---
野生藍莓變少了, 沒看到毛氊苔, 沒看到沼澤月桂,
反倒是入侵的植物fireweed和 hardhack 變多了….

所以, 也許百年之後,
文獻上又要加上一筆:
由於 地球暖化, 地下水位下降 …….
終於, 導致幫氏沼澤整個消失……
對了, 那天回家之後,
我喉嚨裡長了一個苞--
像芽孢那樣的東西-- 我就趕快蜂膠加溫水服下.
隔天, 喉嚨還是很不舒服, 我趕快再多喝一些蜂膠.
我想: 下回還是不要跟小鳥搶東西吃好了.
對了,
那天居然看到人家留下來的一堆
燒黑的木頭.
在森林裡的泥媒上頭升火!
真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