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娟如在溫哥華停留大約一個月.
這當中, 不是她忙, 就是我忙.
所以, 我們就連個出遊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那天剛好月鳳從台北回來,
打電話過來說:
你們來, 我就沒時差了.
結果, 天晴時, 大家沒辦法湊齊.
等大家湊齊了要到鹿湖來,
倒是下起雨來了.
雨天也好, 我說, 這是煙雨江南.
當年白素貞不就是在下雨的西湖遇到了許仙嗎?
先前兩三回陪長輩遊鹿湖,
也只是蜻蜓點水, 到美術館附近走一走;
今天在月鳳帶領之下, 娟如, 美惠, 老爺和我
終於可以識得鹿湖真實面目.

二
在鹿湖環湖步道上, 遇到幾位閒適地推著娃娃車的太太.
在加拿大到處是無障礙空間,
所以, 這裡的媽媽很幸福.
不是推著娃娃車跑步,
就是推著娃娃車散步.

鹿湖環湖步道的一部分是木頭步道,
木頭步道中間位置, 再加上一層鐵絲網,
以防天雨路滑.
步道的另一部分是階梯,
每走幾級階梯, 就有一塊銅板,
除了告訴你這是第幾級階梯之外,
還告訴你有關鹿湖的
Chief Capilano 如何打倒King Seal的傳說.

看著階梯上的銅板, 美惠忽然有所感.
她說: 我們的圖書館, 美術館落成的時候, 總是刻上該任市長名字.
這些公共設施的完成乃是出於納稅人的錢, 以及前幾任市民代表的規劃,
為什麼是題上他們的名字?
在溫哥華就看不到這種現象.
我想到此作客的美惠很敏銳,
我來本地幾年了,
倒是沒辦法點出這種差異.
三
曲徑通幽, 鹿湖的美麗不用尋覓.
一個轉彎, 你猜測著樹門後面的可能;
一個轉彎, 你看到木籬延伸出去的無限.


你看到:
綠頭鴨帶著孩子悠遊於鹿湖之上,
少了加拿大雁的紀律, 多了無畏與自在.
你看到: 比你有耐性的大藍鷺, 雕像一般, 遺世獨立.
而 不是姜太公的釣客, 風雨無阻,
心之所繫, 就在一線….
吃吃喝喝, 說說笑笑, 風雨中,
我們來到了Shadbolt Centre 附近.
四
Shadbolt Centre與美術館(Burnaby Art Gallery)相鄰.
入口處有
三根2001年12月6日展示出來的
黏土燒出來的磚紅色柱子.
這三根柱子或由十六塊磚塊, 或由十七塊磚塊拼裝起來.

每一塊磚塊大約25公分高.

每一塊磚頭的四個面向分別由四位學生雕塑著
現代, 過去, 或未來.

原來 Burnaby為了迎接2000千禧年,

邀請該市各中學學生200人, 共襄盛舉,
完成這樣一個別出心裁的作品.


如果你好奇, 想知道那個圖案是由哪位同學完成的,
那麼你只要走進Shadbolt Centre,
在 Shadbolt Centre入口處, 左側櫥窗上,
就可以看到 所有作品 和作者的紀錄.
五
從鹿湖 出來, 經過所來之處, 快到Royal Oak,
就會看到一個有著堅固的鐵絲護欄的木頭扶梯,

順著木頭扶梯向上走去就是石頭階梯,
順著石頭階梯向上走,
穿過Oakmount Crescent ,
再順著石頭階梯一直走到
Royal Oak 和 Oakland 交會之處,
雖然 這沿途杜鵑含苞未放,
而上帝在這一朵朵小花身上的精心鋪陳點染
就已經讓你充滿敬畏 大飽眼福.




而Royal Oak 和 Oakland 交會之處的小小社區公園,
也是我的最愛.
大小不等的水泥球,
如音符之躍動;
或上或下, 或高或低,
錯落有致地閒置在三個水池的裡裡外外.
伯樂識馬,
設計這個公園的藝術家就叫
原本硬梆梆的水泥和氣味,
在這個小小的公園裡,
展現出它的另類風情.
六
結伴遊鹿湖之後, 匆匆又過了兩個星期.
鹿湖回來的隔天, 老爺搭上長榮班機離開溫哥華;
娟如和美惠也在週日的晚間返回台北.
月鳳也打電話過來通報杜鵑盛開的消息.

只是, 我想, 少了同遊的熱鬧,
盛開的杜鵑怕不更顯出遊人的落寞與寂寥…..

七
…..這一季, 我終究沒能再回到鹿湖來, 欣賞盛開的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