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2240239甜蜜的再會

 

20081018,

我用電子郵件 寄了一篇訃聞給海內外的親朋好友.

標題給他取作sweet bye-bye, or black comedy?

結果郵件寄出之後石沉大海沒有一個至親好友給我回信.

我想他們大概是一打開郵件 一聲,

然後嘀咕一句 真是觸霉頭

刪除鍵一按,

就什麼下文也沒有了.

 

這則訃聞 不是我自己的倒是我從溫哥華太陽報上看來的.

 

看報紙時我偶爾會瀏覽一下訃聞.

按照道理訃聞裡的風格不外感懷與哀戚;

而訃聞裡的主人翁不論男女無論老少,

或事出意外或久病纏身或壽終正寢者,

其作者不外乎是死者以外的人.

但是那天我所看到的這一則訃聞完全逆向操作.

作者不只是死者本尊而且全文299字字喜樂幽默.

其內容表現完全和相片上風流倜儻英姿煥發的姿態相符.

 

那天我就把這則訃聞剪下來放在書桌塑膠墊下,

當作 朱柏爐治家格言來用.

繼而一想,

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就上網去把這則訃聞抓下來分送親友.

 

 

署名約翰愛德華巴爾摩(阿卡捷克)的這則訃聞是這樣寫的:

 

既然這是我自己的訃聞我希望他具備我自己的風格.

1931年萬聖節我在溫哥華出生.

我是肯姆巴爾摩醫生和艾拉巴爾摩的獨生子.

1952我從卑詩大學畢業.

1956從多倫多大學畢業.

除了在溫哥華擔任超過30年的牙科開業醫師之外,

 

前前後後我是滑雪好手,

是技術純熟的私人飛行員賽車駕駛葡萄酒商技工模具製作人,

是海生水族專家木匠攝影師水管工人潛水夫作家造船者,

 

是奧林匹克隊員(擔任教練 訓練出一面銅牌),

是海事專家(證照CSC3), 是高級火腿族(代號VE7CTC), 是外海水手,

是電子工學和航海技術講師是加拿大義勇海防隊員.

 

另外我的生命也消磨在擔任加拿大航行協會副總裁,

是卑詩航行協會BCYA創辦人 (BCYA現在改名為BC Sailing Assn.).

我加入溫哥華皇家遊艇俱樂部超過61,

也在他們的執行部門服務十一回.

 

我留下梅根,

他是既美麗又深情長期跟我吃苦和我結縭 47年的新娘.

我留下獨子亞利克斯(媳婦朱利亞).

 

我在20081010 死於肺癌.

我知道抽煙是無害的,

所以我的病 可能是來自一塊有害的冰塊.

 

我的骨灰將灑向大海.

我微薄的遺物將送給守靈的人,

這是邀請大家都出席的好方法.

 

懇辭花籃,

若您願意 請將款項捐贈給在RVYC的歌林多基金,

則不勝感激.

 

既然我這一生充滿快樂,

也沒有尚未完成的事情,

死而無憾.

 

而且既然我們的世界看來正急速惡化,

我想我還是趕快回歸天家好了.

 

再會了祝好運.

 

 

其實在去年 十月十八日以前,

我不是 沒讀過至情至性辭情肯切的弔唁篇章.

袁枚的祭妹文或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能不感人肺腑勾出你無盡地歎息?

 

其餘則不免流於制式文字.

隱惡揚善歌功頌德,

終歸是人情所不免稱得上是主流.

 

至於自己為自己寫下輓歌詩或者墓誌銘者,

年輕時,

陶淵明是我的最愛.

讀了他的自輓詩或者他的自祭文,

你震撼於 他敢於面對生死.

他用淺顯明白又古樸的語句道出每個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未來.

但是究其內容,  雖有豁達卻不免無奈蕭索與蒼茫.

 

等到年事稍長,

讀到余秋雨 文化苦旅裡的酒公墓墓誌銘則又有一番感懷.

我以為這篇酒公墓誌銘,

應該出於酒公自己的手筆才能跳脫出墓誌銘裡歌功頌德的格局.

但是究其內容則和張岱的墓誌銘一般,

不免感嘆與哀傷嗔怪自己馬齒徒長 一事無成.

 

陶淵明的自輓詩和酒公墓誌銘之所以感人,

在於他們寫出人間世裡普遍的感情,

所謂的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就是 這樣子了.

 

但是十月十八日那天,

太陽報裡一個小小角落的這一個小小篇幅,

卻以另外一種生命情調喚起我的注意.

 

在這篇訃聞裡,

阿卡捷克彷彿跳出來說:

我熱愛生命我也不畏懼死亡.

他說:

我來過我活過我死而無憾.

 

這種與 無緣大慈同體大喜的飛揚愉悅就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

 

 

其實綜觀阿卡捷克一生其亦不免於奮鬥.

 

身為父母的獨生子的阿卡捷克,  四隻眼睛盯在一個人身上的壓力不是沒有的.

小學中學唸的是溫哥華最有名望的私立學校之一聖喬治,

阿卡捷克在諸多競爭對手之中理科最是拿手數學常拿滿分.

進入醫科之後好不容易畢業就業,

過著白天為他人種瓜晚上為自己種豆的傳統生活.

 

55歲左右的某一天阿卡捷克突然想到:

難道我就繼續這樣打開人家嘴巴修理人家牙齒嗎?

所以他就關起牙科大門.

 

他花了七年的時間造成一艘帆船他以太太之名為船命名.

之後阿卡捷克帶著太太航向太平洋到達紐西蘭.

兩年之後阿卡捷克回到溫哥華,

開始投資理財並且著述航海方面的書籍.

 

阿卡捷克十歲時在聖喬治結交的終身好友

也是他的遺囑執行者

大衛若佛說:

這個人做什麼事情都一樣.

他不做半調子的事,

他一旦投入就義無反顧.

 

阿卡捷克知道自己來日無多,

就在2008年四月份左右將他預先寫好的訃聞交給好友大衛若佛.

他並且交代若佛要將骨灰灑向他所熱愛的大海.

 

雖然,

阿卡捷克多次明白表示他不喜歡若佛的動力船,

但是, 20081031 萬聖節阿卡捷克生日的那天,

阿卡捷克的太太梅根兒子亞利克斯和好友若佛一行三人,

帶著他的骨灰坐上若佛的動力船來到海面上,

由梅根將先生的骨灰灑向海洋,

從此塵歸塵土歸土了無掛碍.

 

但是,

阿卡捷克又跳出來交代大家,

回去之後要舉辦宴會就是要快樂……

 

 

20079月下旬,

兒子打開電腦螢幕,

叫我坐下來聽一聽

卡內基美隆的教授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的最後演說(The Last Lecture).

 

後來我陸陸續續上網去看他其他的演說與訪談,

我也買了他的最後演說來閱讀.

 

去年七月二十五我人在台北,

兒子電話裡告訴我:

媽媽蘭迪鮑許過世了.

 

我想:

斯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

蘭迪鮑許留給我最珍貴的遺產就是

一句話:

全力實現兒時夢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

 

根據大衛多佛的說法,

太陽報上這一篇訃聞的主人翁阿卡捷克

一旦投入就義無反顧”, 所以就多才多藝.

我想:

這多才多藝 不就是阿卡捷克 極力實現兒時夢想的呈現嗎?

 

因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就有了熱情;

因為有了熱情生活就帶勁;

因為帶勁,

所以 附帶地 並不一定是目標導向地

產生一點足以跟自己交代而不是跟別人交代的成績;

因為有這樣的成績或者沒有成績都無所謂,

所以就歡喜快樂德慧俱足

------反正我來過我努力過我已不虛此行.

 

活得精彩走得沒有遺憾.

所以意氣揚揚自若的阿卡捷克就在

Walter c. StierSweet Bye and Bye最後十八小節精神抖擻的凱歌中,

漸行漸遠……

 

 

 

<附錄一>阿卡捷克的原文

 

"BALMER John Edward (aka Jack) As this is my auto-obituary, I'd like to write it in my own fashion! I was born in Vancouver on All Saints day, 1931, the only child of Dr. Cam & Ella Balmer, and graduated from UBC in '52, and U. of Toronto in '56. Apart from practising dentistry in Vancouver for over 30 years, I have also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een fairly adept as a skier, private pilot, race car driver, vintner, mechanic, model builder, marine aquarist, carpenter, photographer, plumber, scuba diver, writer, boat builder, Olympic team member (coach -- for a bronze medal), marine Master (CSC3), advanced ham operator (VE7CTC), offshore sailor, lecturer in electronics and seamanship, and a Canadian Coast Guard Auxiliary member. As well, more of my life was spent being a C.Y.A. Vice-President, founder of the B.C.Y.A. (now B.C. Sailing Assn.), a member of the Royal Vancouver Yacht Club for over 61 years, including serving on their Executive 11 times. I leave Megan, a comely, loving, and long-suffering bride of 47 years, and a son Alex (Julia). I died on October 10th, 2008 from a touch of lung CA (cancer). Since I know smoking is not harmful, I probably got it from a bad ice cube! My ashes will be scattered at sea, my meagre estate paying for the wake, which is the only way anyone would attend ... . Since I've had a ball in life, with no regrets and nothing left still undone, and since our world seems to be quickly deteriorating, it's a good time for me to cash in. Goodbye, and good luck!"

 

<附錄二>陶淵明自輓詩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簿魂氣散何之,  枯形寄空木嬌兒索啼父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言欲視眼無光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城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附錄三>陶淵明自祭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徵,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 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畏,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绤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 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犢,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 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 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 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

 

<附錄四>酒公墓墓志銘: 

 

酒公張先生,不知籍貫,不知名號,亦不知其祖宗世譜,只知其身後無嗣,孑然一人。 少習西學,長而廢棄,顛沛流蕩,投靠無門。 一身弱骨,或踟躕於文士雅集,或顫懾於強人惡手,或驚恐於新世問詰,或惶愧于幼者哄笑,栖栖遑遑,了無定奪。 釋儒道皆無深緣,真善美盡數失落,終以濁酒、敗墨、殘肢、墓碑、編織老境。 一生無甚德守,亦無甚惡行,耄年回首,每嘆枉擲如許粟麥菜蔬,徒費孜孜攻讀、矻矻苦吟。 嗚呼! 故國神州,莘莘學子,願如此潦倒頹敗者,唯張先生一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ber Lu 的頭像
    Amber Lu

    Amber Lu的部落格

    Amber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