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2003年, 溫哥華取得2010奧運主辦權的消息傳來之時,
加拿大舉國上下, 莫不歡欣鼓舞, 普世歡騰;
溫哥華大街小巷更是充滿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那時的溫哥華人走路有風, 臉上有光, 言談之間充滿驕傲與自信.
他們帶上楓葉毛線帽, 別上楓葉別針, 升上楓葉國旗.
車子上也帶著一面國旗, 臉上也劃上一面國旗.
總之, 因為奧運, 加拿大人, 尤其是溫哥華人, 就此團結起來.
但是, 好景不長, 奧運的蜜月期已過,
許多溫哥華人放下了國旗, 收起了楓葉,
臉上充滿著焦慮.
他們擔心: 遊民充斥市區. 或掀垃圾桶, 或跟你借菸點煙,
或不請自來, 在你等綠燈時幫你擦擋風玻璃,
或你在買一杯咖啡時, 他站在你旁邊.
林林總總, 總是影響溫哥華本身以及整個國家形象.
最讓溫哥華人焦慮的是: 奧運預算一再追加.
根據專家說法: 截至目前為止,
政府的真正花費已經超過6,000,000,000元.
聯邦政府已經撒手不管,
最後, 溫哥華老百姓 要準備自食其力了.
雖然, 溫哥華人看到英國2012年的奧運預算
由原先的3,500,000,000追加到9,000,000,000元 時, 內心稍感平衡.
英國人說: 我們把主辦權讓給中國好了.
他們剛舉辦過, 該有的都有了, 不用再花錢重建.
到目前為止, 溫哥華人倒是還沒提到
要把主辦權讓給哪個先前辦過的其他國家啦.
但是那種和英國人一樣的憤懣也是可想而知.
除了遊民和預算之外, 氣候變的不穩定, 也讓大家感到憂心.
你曉得去年年底, 整個大溫哥華地區氣候反常.
這個難得下雪的低陸平原, 一個星期之內下了 88公分的雪.
差點破了1964年89.7公分的紀錄.
平地下雪時, 該下雪的滑雪場卻又下得不如預期多.
等山上的雪終於下了, 氣溫卻又急速從攝氏零下30一下子上升到 零下一度,
雪崩的警告就隨之傳來. 不聽警告的雪上摩托車騎士一口氣就葬身了八位,
後來又追加了五位.
2008年 溫哥華的冬天可以說是愁雲慘霧, 哀鴻遍野.
加拿大除了卑詩省以外的大城市, 既習慣低溫, 也習慣風雪.
除了家家戶戶的車胎採用歐洲標準雪胎之外 ,
政府的鏟雪車灑沙灑鹽車也伺機而動.
大風雪一來, 除了幾線道大馬路經過處理之外, 社區小路也清理得乾乾淨淨.
大溫哥華地區就不行了.
溫哥華難得低於零下十度,
所有公共設施 私人建築 都是為了零下十度以上而設.
所以, 溫哥華地區如果持續低於零下十度以下的氣溫,
搞不好, 水管 馬路都要裂了.
姑且不論零下十度以下,
就說冰點以下持續下雪, 像去年年底那樣,
一般人家車子的四季胎根本不容易開出自家大門.
開得出來, 也要帶把鏟子, 帶些厚紙板, 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 你就在社區道路轉彎處, 看到不時卡住的車.
車主或下車自力救濟, 或在他人的協助之下, 奮鬥半天才能繼續上路.
政府本來就沒有預算用來應付難得的雪天困境,
當然也就沒有足夠的鏟雪車灑沙灑鹽車來社區位你服務.
所以, 每個人只有自求多福了.
但是, 老百姓自求多福也就算了, 苦中作樂總有一得嘛.
只是現在面對奧運 那麻煩可大了.
加上溫哥華的公車或電車只要上頭電線結霜結冰, 他就無法行駛.
飛機也一樣. 除了Westjet的飛機有除冰設備, 可以比較準時起飛降落之外,
官方持股的加拿大航空公司不願意花錢購買這種設備,
所以, 他要延遲幾小時, 或延遲幾天, 或者就取消航班了也未可知.
到時候, 加拿大的交通運輸如何解決運送選手來賓的問題?
在溫哥華 除了Be nice, clear your ice.這個口號之外,
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你非得剷除自家門前人行道上的雪, 以方便行人行走.
在社區裡, 你穿著防水靴 走在沒有車子的路上, 也還行得通.
但是, 如過你是走在社區外頭, 你就不會選擇積雪很深的人行道.
你情願與車爭道走在剷過的大馬路車道上, 來得方便些.
平日, 溫哥華的人行道幾乎是無障礙空間.
老人家不良於行, 坐著輪椅, 或坐著電動輪椅, 走在上頭都沒有問題.
但是, 下雪了, 人行道上如果沒有人剷雪 ,
對這些獨居需要外出購買民生必需品的老人家來說可是一大挑戰.
對於奧運來賓也未嘗不是.
所以, 去年年底 溫哥華人的焦慮升到最高點.
他們擔心流浪漢 沒有歸宿;
他們擔心省政府不借錢給市政府, 市政府怎麼去完成選手村;
他們擔心市政府為了還錢給省政府, 當然會增加稅賦;
他們擔心錢不夠, 他們擔心稅太多;
他們擔心山上的雪太少, 他們擔心山下的雪太多;
他們擔心雪崩, 他們擔心交通;
美麗的夢想已然成為沉重的夢魘,
溫哥華人的心就糾成一團了,
怎一個愁字了得?
留言列表